各有关部门、单位:
根据《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规定》和《关于2019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申报的通知》要求,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19年“挑战杯”培育支撑项目评审会定于2018年12月16日(周日)在至勤苑·行政中心举行,现将评审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答辩时间
2018年12月16日(周日)9:00-12:00
二、答辩分组及地点
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19年“挑战杯”培育、支撑项目评审会分组情况见附件。
第一组(16项),至勤苑·行政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:
机械工程学院、自动化学院、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、工业中心、创新学院、研究生处
第二组(16项),至勤苑·行政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:
机械工程学院、自动化学院、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、工业中心、创新学院、研究生处
第三组(9项),至勤苑·行政中心二楼203会议室:
通信工程学院、计算机工程学院
第四组(9项),至勤苑·行政中心三楼205会议室:
经济与管理学院、外国语学院
第五组(13项),至勤苑·行政中心三楼207会议室:
建筑工程学院、艺术与设计学院
第六组(10项),至勤苑·行政中心三楼303会议室:
电力工程学院、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、研究生处
第七组(17项),至勤苑·行政中心三楼305会议室:
材料工程学院、环境工程学院、研究生处、数理部
三、立项评审基本原则
1.按照“重点项目、重点团队、重点支持、持续支持”原则全方位打造具有“重大理论创新、技术创新、交叉学科”的优秀团队。
2.重点考察以下指标:
①科学性:科学意义,研究方法合理性,结论重要性。
②先进性与创新性:先进程度,创新程度,难易程度。
③应用与推广价值:应用价值,经济效益,社会效益。
3.指导教师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。
4.“挑战杯”竞赛培育项目10项,单项资助经费2万元,研究周期2年。“挑战杯”竞赛支撑项目30项左右,单项资助经费0.8万元,研究周期1-2年。
5.基金项目所有研究成果归属学生本人(或课题组)和南京工程学院共同所有,南京工程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成果第一作者,公开发表论文须标注“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(项目号)”。
四、结题验收要求
项目类别 |
研究 周期 |
结题验收成果要求(参考) |
自然科学类(含建筑艺术) |
人文社科经管类 |
“挑战杯”培育 项目 |
2年 |
1 研究报告1篇 2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(或SCI、EI收录论文1篇 +省级期刊论文1篇) 3 授权专利或发明专利受理2项 4 实物模型或技术流程视频1套 5 查新报告1份 6 成果产业化或企业技术合作证明1份 7在相关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,可以直接结题 |
1 研究或调查报告1篇 2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3 省级期刊论文2篇 4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参阅证明1份 5在相关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,可以直接结题
|
“挑战杯”支撑 项目 |
1-2年 |
1 研究报告1篇 2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3 省级期刊论文1篇 4 授权专利或发明专利受理1项 5 实物模型或视频1套 6 技术查新报告或企业技术合作证明1份 7在相关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,可以直接结题 |
1 研究或调查报告1篇 2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3 省级期刊论文1篇 4 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参阅证明1份 5在相关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,可以直接结题
|
五、答辩工作要求
1.评审答辩时每个项目PPT汇报5分钟(四分钟按铃一次提醒,五分钟按铃三次结束汇报)、专家提问5分钟(5分钟按铃一次提醒)。作品答辩PPT将安排专人对接。
2.本次评审以作品公布序号顺次进行答辩,请各项目负责人按《南京工程学院2019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“挑战杯”培育、支撑项目答辩分组表》于12月16日(周日)提前指定时间20分钟到至勤苑·行政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签到,根据工作人员安排参加答辩。逾期未参加答辩的项目视为放弃。
3.本次评审会重在选拔具有参加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潜质的项目进行资助培育,为保证评审会质量,项目负责人必须到场参加答辩。
4.立项申报书已于前期收集整理完,如有其他申报材料,负责人于答辩当天带至现场交给专家查看,项目答辩结束后,由现场工作人员收集整理。
5.本次评审会为公开答辩,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在遵守会场秩序的前提下前往观摩学习。
答辩评审过程中如有疑问或需求请联系工作人员。
团委联系人:许发磊,86118796,13776623271
大学生科协:赵洋,13771573279
附件: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19年“挑战杯”
培育、支撑项目答辩分组表
共青团南京工程学院委员会
2018年12月13日